2017年政府制定了国家大数据战略,来自各行各业、各领域的领导者都在不留余力的布局大数据产业链,甚至一些中小企业也都开始涉足大数据。因为大数据正在为互联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曝光,互联网时代只要你留下了足迹从理论上讲,你就永远抹不掉它的痕迹。你的智能输入法暴露了你每天的聊天话题,你的浏览习惯暴露了你的兴趣爱好,这一切都与大数据无法分开。
而数据可视化将更加清晰的展现出大数据的研究成果,让非大数据从业人员也能轻松了解。2018年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趋势一
数据可视化不再仅仅属于数据科学家
在未来三年,IBM对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工程师的需求上涨了39%。同时各大公司也期待他们的组织内部能整体提高对数据的熟悉感和适应度,而不仅仅是公司内的数据科学家与数据工程师。
由于这种趋势,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将有持续增多的工具和资源让数据可视化及其红利能够对每个人敞开大门。
趋势二
开放数据与私有数据的增加不断丰富着数据可视化。
为了更好地得到对其顾客的行为模式的深刻洞察,各类组织需要寻找自身拥有的数据之外的各类资源。
幸运的是,对数据挖掘者们而言,可以利用的数据每天都在不断增加,而且我们可以期待这种数据的开放性不断增强的趋势将持续进入到2018年。
Data.gov,即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源数据网站,以提供来自全美43个州、47个城市以及53个其他国家的数据为荣。在6月,福布斯杂志认证了美国85个有自己数据网站的城市。
趋势三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让数据专家更智慧地工作,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都是当下科技世界的热门话题,他们在数据科学以及可视化中正广泛被应用。
Salesforce公司(一家提供按需定制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的知名企业)已经高度肯定了人工智能的作用,该企业正不断宣传自己的Einstein AI产品,该产品将帮助用户发现其自身数据的内在规律。
微软最近也宣布了将在2018年对EXCEL的功能进行提升。其“Insights”更新包括了在程序中新建的多种数据类型。例如,“公司名称”数据类型将使用其Bing API自动提取位置和人口数据等信息。微软同样引入了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将帮助数据处理。以上的更新将用自动增强的数据集让已经对数据可视化工具熟悉的excel用户们变得更强大。
趋势四
互动地图正在成为数据可视化的标准媒介
数据可视化,作为一个术语,可以指代任何一种对数据的视觉再现。然而,随着地理信息数据的不断增长和普及,更多的数据可视化需要一个互动式的地图来全面讲述数据故事。
趋势五
关于“数据故事”的新焦点
虽然创建一个单独的数据可视图像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是更多的公司开始创建定制化网站,以便用更多的数据和可视化技术来构筑一个更全面的数据故事。
Enigma Labs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制裁数据追踪器项目,它将美国20年间的(对外)制裁数据作为有意义的信息联系起来理解,讲述了一个数据故事。2018年,我们期待可以看到更多的利用地图和其他数据可视化媒介手段呈现的数据体验,以便来沟通复杂的社会议题。
趋势六
使用新的配色方案和色板来弥补视觉缺陷
根据Pantone网站信息,2017年流行色是草绿色,这种略带阴影的绿色传达了一种复兴、恢复与更新的感觉。然而未来长期的色彩预测则昭示了红、绿、蓝等原色的回归,这些色彩经常出现在国旗上,因为“在复杂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受控制的、不妥协的调色。”
除了以上趋势之外,去了解数据可视化色彩选择的根本原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旦你理解了这些根本原则,你就可以开始探索其他的配色方案,并将其与设计趋势相结合。
CARTO网站还提供了一套为数据可视化地图特制的开源色彩方案,成为CARTO色彩方案。
全世界有4.5%的人口是色盲,这一点十分重要。数据可视化设计师们尤其需要考虑搭建适合色盲人群的调色板,ColorBrewer网站为此提出了解决方案。
趋势七
围绕社会热点进行的数据可视化正在主导社交话题
利用数据可视化来进行的社交共享同样遵从“少即是多”的原则。
互动式的数据可视化,尤其是地图形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交共享的优秀范式。市场专家们可以基于来自社交平台和开源数据网站上可用的地理数据很快地搭建起数据可视化地图。
以下是一个市场专家用《权利的游戏》第七季首播的推特数据创建的一个数据可视化项目,由此产生了诸多的创新点子:聚焦三位Iron Throne的主要竞争者,本数据可视图像快速且高效地描述出Cersei Lannister是首播结束后24小时内推特讨论的主要人物。其他市场专家也可以用品牌关键词数据做类似的分析工作。
趋势八
新闻记者们正借助数据可视化大力反击
2016年牛津英文词典选择“post-truth”(后真相)作为年度词汇。确实,随着美国总统选举,数据分析者和记者们被反对者们逼到了防守位置,而后者将“假新闻”这一标签打在了记者们的报道之上。
但2017年是数据分析师和记者们借助数据可视化大力反击的时候。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CJR,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编辑们在2017年春天发布了一篇社论《美国不断增长的新闻沙漠》。该文章以数据可视化为特色,描绘了遍布全美的地方报纸消亡的情况。